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澳大利亞煤礦的困境 給印度冶金煤供應安全敲響警鐘
【摘要】據能源經濟與金融研究院0月15日引述“印度商業在線”(The hindu business line)的題為《In Australian coal miners’ woes, a warning for India》的報告表示,澳大利亞冶金煤煤礦的困境給印度的進口供應敲響了警鐘。
據能源經濟與金融研究院(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 Financial Analysis - IEEFA)10月15日引述“印度商業在線”(The hindu business line)的題為《In Australian coal miners’ woes, a warning for India》的報告表示,澳大利亞冶金煤煤礦的困境給印度的進口供應敲響了警鐘。
報告稱,印度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鋼鐵需求,而正在推動建設更多高爐,這引發了一個關鍵擔憂,也就是將導致冶金煤進口量增加。產業高層在9月舉辦的印度鋼鐵協會焦煤峰會(Indian Steel Association’s Coking Coal Summit)上指出了這種對冶金煤進口依賴的風險。
印度目前約90%的冶金煤需求依賴進口,2025年前8個月,近一半的進口煤來自單一國家——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煤礦的聲明表明,印度的冶金煤進口供應安全風險正在上升。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冶金煤出口國,其生產的冶金煤包括用于高爐的焦煤和噴吹煤,主要產自昆士蘭州。
然而,數據分析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警告稱,到2050年,澳大利亞需要新增超過1億噸/年的硬焦煤(HCC)礦山產能,才能得以避免供應短缺。
一個可能加劇這一供應缺口的因素就是昆士蘭州于2022年推出的具有爭議性的累進礦權資源使用費( Royalty )制度。根據該制度現行規定,煤炭價格越高, Royalty 稅率也越高。
近幾周,澳大利亞主要的冶金煤礦商公布了財務結果,同時借機強調了昆士蘭州的 Royalty 稅率正在阻礙對新礦產能的投資。
長期冶金煤投資前景存疑
澳大利亞對印度出口冶金煤的兩大關鍵供應商——必和必拓(BHP)和懷特黑文煤炭公司(Whitehaven Coal)——曾公開批評昆士蘭州的 Royalty 制度。
必和必拓(BHP)是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通過其必和必拓-三菱聯盟(BMA)合資企業,也是澳大利亞領先的冶金煤出口商。該公司是印度鋼鐵制造商的關鍵供應商。此前公司聲明披露,其40%的冶金煤出口銷往印度。
在 Royalty 制度方面,必和必拓(BHP)已明確表態。在其最新公司聲明中,首席執行官邁克·亨利(Mike Henry)表示,必和必拓“不會在昆士蘭州投入任何增加的資本,原因在于成本和風險”,并補充稱,提高 Royalty 意味著該州對長期項目而言“已不再具有投資價值”。
BHP公司最新的《經濟與商品展望》(Economic and Commodity Outlook)進一步強調了這一立場,指出“隨著昆士蘭州的資源稅 Royalty和審批環境對長期資本投資仍不友好,新的海運冶金煤出口供應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懷特黑文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弗林(Paul Flynn)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強調昆士蘭州的Royalty 制度已經將資本投資推向新南威爾士州(NSW)。然而,由于新南威爾士州的生產以動力煤為主,這種轉變可能會限制未來冶金煤產能投資的增加——這引發了印度方面的擔憂。
澳大利亞另一家跨國煤炭生產供應商皮博迪(Peabody)也對 Royalty 制度提出了批評。8月下旬,其首席財務官馬克·斯珀貝克(Mark Spurbeck)表示:“昆士蘭州的一些冶金煤生產商在當前價格下掙扎甚至面臨倒閉的情況下, 現行Royalty 制度已與行業基本面脫節。”
而與此同時,昆士蘭州政府卻仍然堅持排除對煤炭 Royalty 方案進行修改的可能性。
印度解決方案——著眼澳大利亞以外的煤炭
據標普全球(S&P Global)的數據,2025年1-8月,印度共接收進口焦煤5450萬噸。其中,澳大利亞供應2640萬噸(占49%),俄羅斯供應1330萬噸(占24%),美國供應670萬噸(占12%),莫桑比克供應420萬噸(占8%)。
鑒于安全風險日益加劇,印度正在探索新的途徑,以實現其焦煤進口多元化供應。
自2020年以來,俄羅斯對印度的焦煤出口從400萬噸(約占7%)增加至2024年的1600萬噸(22%)——短短幾年內增長了四倍。同期,澳大利亞在印度進口中的份額下降了40%,而美國、莫桑比克和南非等其他國家則相應增加了印度市場的份額。
盡管印度正在拓寬其供應來源,但仍存在障礙。例如,新的貿易路線并不總是可行的。以JSW鋼鐵公司為例,由于物流難題,該公司最近不得不暫停從蒙古采購焦煤的計劃。
為應對供應風險,印度鋼鐵制造商正在投資海外礦山,同時在印度政府“焦煤使命”(Mission Coking Coal)計劃下擴大國內生產。印度政府的相關舉措已使本國焦煤產量從2021財年的4479萬噸,增至2025財年的6647萬噸,2030年的目標是達到1.4億噸。
然而,安永帕特農(EY Parthenon)與印度鋼鐵協會(Indian Steel Association)的一份新的報告指出,目前的國內生產中,幾乎很少有產品能滿足工業規格要求。因此,這些措施總體上將有助于減少對澳大利亞的依賴,但無法完全消除這種依賴。
從長遠來看,印度必須減少對焦煤進口的依賴,并考慮替代技術路線。政府已經制定了一項激勵方案,鼓勵二級鋼鐵生產商在電弧爐(EAF)中回收廢鋼,這可以降低對冶金煤的依賴。此外,印度可以在長期內投資基于綠色氫氣的直接還原鐵(H?-DRI)。
印度國產綠氫的未來應用,有望為其快速增長的鋼鐵行業帶來重大的能源安全紅利。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