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貴州日報報道,近日,黔南州出臺《黔南州煤炭行業2025年度“六個一批“工作細化方案》,明確將通過”建設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整改一批、盤活一批、淘汰一批”"的分類處置方式,推進煤炭產業集約化、機械化、智能化發展。
據貴州日報報道,近日,黔南州出臺《黔南州煤炭行業2025年度“六個一批“工作細化方案》,明確將通過”建設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整改一批、盤活一批、淘汰一批”"的分類處置方式,推進煤炭產業集約化、機械化、智能化發展。
根據方案,到2025年底,全州預計保留煤礦28處,總規模達990萬噸/年,力爭原煤年產量突破300萬噸。據悉,此次產業升級以智能化改造為核心目標。《方案》要求黔南州內正常生產煤礦全部實現綜合機械化開采綜合機械化掘進占比從現有的50%提升至80%以上。同時,生產煤礦輔助系統將100%實現遠程集控、無人值守、有人巡檢,并建成至少1處智能化掘進工作面。
在具體實施路徑上,《方案》提出將建成投產都勻市青山煤礦、平塘縣福成煤礦等3處30萬噸/年及以上規模煤礦:通過“以商招商、增資擴股"等方式提升5處煤礦的資金保障能力;推進5處煤礦的零散資源整合工作;幫助5處采掘失調煤礦恢復正常生產;推動2處長期停建煤礦開工復工;完成甕安縣泰豐煤礦的關閉退出。為確保工作成效,《方案》配套了多項保障措施。各產煤縣(市)需配齊專業監管力量,專業監管人員配備比例不低于75%,新入職監管人員必須到礦山一線跟班學習3個月。同時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每年對監管人員全員培訓不少于1次。
在安全監管方面,將嚴查大系統、排查大隱患,緊盯重大安全風險,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等制度。各產煤縣(市)還需明確專人定期調度工作進展,及時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